东魏名臣郑玉1298-1358年间辉煌一生
郑玉,字子美,以徽州歙县郑村为家。出生于元朝成宗大德二年,去世于惠宗至正十八年,享年六十一岁。他自幼聪慧好学,一日长大,便博览群书,对春秋等经典尤有研究深度。在当地教授知识,他的门人众多,被尊称为师山先生,并在其居住的地方建立了师山书院。曾隐居东南的神山——覆船山(主峰搁船尖),在草堂中生活了十余年。在至正时期,被征召担任翰林待制、奏议大夫,但因病辞职,从此致力于著述。
明军到来时,他拒绝投降,最终服毒自尽。他留下了一些著作,如《师山文集》、《遗文》等,以及对周易和春秋经传的注解,这些都被收入《四库总目》传世。他的文章不追求华丽的笔触,而是受到虞、揭、欧阳等人的赞誉。在至正十四年被授予翰林待制职位,但他因为疾病没有接受。这之后,在明太祖下令入关时,他选择自杀,不愿意仕途中侍奉两姓政权。他曾写过一首诗:“何时四海收兵甲,还向师山理旧书。”学者们称呼他为师山先生,其作品包括《师山集》。
同郡的程以文评价他说:“您的学问高超,即使路上见到道明,也能独树一帜。”因此,他能够独立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