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朝代顺序表口诀中我们是否曾经思考过秦德公的存在又是如何影响了那一段时期呢他生于公元前710年逝
秦德公——迁都雍城,开创伏日祭祀制度
秦德公,嬴姓赵氏,是秦宪公的儿子,其母名鲁姬子。秦宪公有三子,与鲁姬子生长子武公、次子德公与其他姬妭生的出子。十二年(前704年),太子的废立频繁,先后拥立出子的继位,但六年后再次被三父等人刺杀,恢复武公统治。
二十年(前678年),武公去世,没有立其长孙白为君,而是选择了德公登基,将白封在平阳。梁芮朝贡于此时期,他开始居住在雍城,并举行牛羊猪各三百头的祭天仪式,并通过占卜确定了居住地吉利,对东至黄河饮马的后代有益。此外,他还设定了伏日,在历法中加入这段时间,用以祭祀,并修建伏祠。这一说法直到现在仍影响着人们对夏季炎热期间的看法和应对措施。
他在位期间,还命令将狗杀死并悬挂四门,以驱除邪气。在他的统治下,有三个儿子成为了国君:长兄宣公、中兄成公和幼弟穆 公。他的一生留下深远影响,不仅迁都雍城,更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宗教节庆活动,为后世奠定基础。而他最著名的遗产之一,便是“入伏”这一概念,这个词汇自那时起就一直伴随着中国人的生活,如今仍然用来形容每年的盛夏季节。当我们提及“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我们其实是在回忆起那位曾经活跃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人——秦德 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