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七国初期最大强国秦德公公元前710年公元前676年
秦德公的统治时期是秦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迁都雍城并对历法进行了改革,设立了伏日祭祀,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伏天”这一说法。秦德公的母亲鲁姬子生下他和他的两个兄弟,长兄为秦武公,次兄为秦出子。秦宪公去世后,由于权力斗争,先后有两位君主短暂执政,最终群臣拥立秦武公之弟、鲁姬子的儿子——秦德公为君。在位期间, Qin De Gong 积极推行了一系列措施,以巩固国家力量。他迁都雍城,并在大郑宫举行牛羊猪三百头的祭祀仪式,以占卜是否适宜居住在那里。占卜结果显示吉利,从而确立了东至黄河饮马的领土范围。
同年,他还命令修建伏日祭祀的伏祠,并规定每年的农历六月三伏天作为祭祀时间。这一制度不仅影响到了周边诸侯国,也被后来的汉朝沿用,使得人们开始重视避暑热和保养身体。此外,在这年也出现了一项新政策,即将狗血用于驱邪,这与当时人们认为热毒恶气会产生蛊有关。
然而,这一切丰功伟绩并未能延续,因为就在同一年结束时, Qin De Gong 去世,只活了34岁。他留下的三个儿子依次成为国君,其中长子称作 Qin Xuan Gong、中子称作 Qin Cheng Gong,而最小者则成了著名的穆王—— Qin Mu 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