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时期诗人代表作陈友定(1368) - 刻骨铭心的词章之光
陈友定:元末忠义之将,生平轶事
至正年间,汀州府判蔡公安招募民兵讨伐贼寇,陈友定应募而来。蔡公安对他另眼相待,命其负责民兵,并任命为黄土砦巡检。因平定诸山寨之功,他被提升为清流县尹。
至正十八年五月,天完元帅陈友谅派部将攻邵武;同月十一日,邓克明占汀州后围攻清流。陈友定屯兵于县前平安寨,与邓克明军展开奇袭,最终击败并俘虏了邓益军的部将。他以此战功升任福建行省参政。
同年十一月,天完军再次进犯杉关。陈友定率军奋力抵御,最终成功击退红巾军的进攻。此后,他加紧修建崆峑岭关寨及南北寨的工事,以防备再次来犯。
至正二十年夏,天完皇帝徐寿辉被杀,其子自立称帝,即汉大义帝。他命大将邓克明再次率师攻打汀州等地。面对危机,被调来的守将、行省平章完者帖木儿急请援助时,一马当先的陈友定率数十骑突入敌阵,将敌营烧毁,使邓克明军溃散。这一胜利使他收复了建阳、崇安和浦城等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朱元璋与方国珍交战期间,他在福建八郡建立了一统。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是征服者,也是文人保护者,为他的文人幕僚如闽县郑定的诗作提供庇护。在文学上虽无成就,但他粗通文史书籍,并能写出意境深远的小诗。但他的专权行为也引起了罗良等人的不满,最终导致罗良遭到处罚。而对于那些拒绝服从他的命令的人,如陳瑞孙、孔楷和詹翰,也遭到了惩罚,这些事件使得他威震八闽,但仍然保持着元朝臣节的一面。
至正二十四年,大都下令褒奖其努力。大约此时,不远江西张士诚已占据浙西,而方国珍则控制浙东,都名义上归附元朝,但每年的漕粮运往大都却常常未能送达。而由于海路遥远,只有十分之三或四才能到达大都。此时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并设立官属,但仍尊奉小明王为皇帝。同时分省延平封 陈友定为平章,此时 福建省各路及广东省潮州都在他的掌控中。
然而,当朱亮祖和胡深攻击他的领土时,他派阮德柔率精锐百万驻锦江断胡深归途,然后与胡深交战,将其擒斩。不久之后,由于方国珍被消灭,朱亮祖发动了一场全面侵略福建的大规模战争。当汤和及其水师抵达福州五虎门时,他们迎战失败,从而失去了最后一线防御,而守城士兵逃跑了。在这混乱中,有一些士兵投降给朱亮祖,而其他一些则请求出征但遭到拒绝,这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地位。当火灾爆发并引发城市暴动时,他们利用这一机会进行猛烈进攻最终夺取了城池。一群悲痛欲绝的士卒争先恐后地打开城门欢迎胜利者的到来,而他们发现已经死亡的是一个英勇无比但孤独无援的人物——那就是英雄般死去的陈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