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世界历史故事 > 课本上不讲的沮授只是俘虏为什么曹操在自然景观中如此看重他

课本上不讲的沮授只是俘虏为什么曹操在自然景观中如此看重他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字阿瞒,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下面,我将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200年,曹操真诚地向一个俘虏说道:“我若早得先生,何愁不能平定天下!”俘虏听后却答道:“你若可怜我,就赶紧处死我吧!”

这个俘虏,即袁绍的大谋士沮授。沮授在少年时代便有志向,有谋略。在191年,有着四世三公家世出身的袁绍占据冀州后,沮授便投到其麾下,并帮助袁绍相继占据了青州、并州、幽州而统一了河北。面对沮授的功劳,袁绍晋封他为监军,奋威将军。

沮授就以相当长远的战略目光向袁绍提出:主公应网络四方英雄,并至长安迎接天子,以天子名义征讨不臣者!然而,在195年的汉献帝被迫逃往河东时,再次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的策略,但 袁绍犹豫不决,最终没有采纳。

195年的失误,使得机会落入曹操手中,他迎接汉献帝至许都,从而开始了他“奉天子以讨不臣”的战略规划。而错过这一步骤的袁绍,看着曹操以天子的名义调动各路诸侯,只能拍着大腿喊后悔。

官渡之战前夕,当时的情况变得更加明显:兵力和粮草上,都不是优势。但是,却还是发生了一场决定性的败仗,这场败仗使得整个历史走向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这场败仗,是因为无法容忍忠言和正确建议导致的一系列错误决策所致。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深思,那就是当一个人拥有如此深远眼光,如同智者的指引,但他的主人的缺乏智慧,不但错失良机,而且最终导致自己覆灭。这正如今回看历史,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伟大人物,其实是在用尽全力去警告那些可能成为他们未来敌手的人们,他们预见到了灾难,却又无力阻止,因为他们忠于自己的主君,而非追求个人利益或是更高目标。

标签:

猜你喜欢

世界历史故事 牡丹亭里的错爱悲剧
在中国古代戏曲中,有一部名为《牡丹亭》的剧作,它讲述了一对苦恋的男女因误会和阴谋而被迫分开,最终悲剧收场的故事。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曹禺卓绝的文学才华,...
世界历史故事 故宫的野史趣闻...
于谦巧破盗印案:故宫的野史趣闻 在明朝景泰年间,兵部机密屡次失窃,但无人知晓。明景宗朱祁钰一怒之下,罢免了兵部尚书,并命德高望重的于谦出任新尚书,以期限期...
世界历史故事 包公的故事历史...
探秘历史名人的轶事趣闻:揭开“包公戏”背后的真实面目与尚方宝剑之谜 作为一种在宋代文明消亡之后才兴起的民间艺术形式,“包公戏”的故事几乎完全是草野文人编造...
世界历史故事 从宫廷宦官到民...
从宫廷宦官到民间医生:赵慈子的逆袭 在古代中国,社会分层严格,出身高贵者往往能够一展长才,而低微出身的人则难以改变命运。然而,有些人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机遇,...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