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之后南宋落幕但历史的帷幕究竟是何时卷起
高拱:明代嘉靖时期的文渊阁大学士
高拱(1512-1578),字肃卿,号中玄,河南新郑人。其家族世代以儒学为业,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高拱自幼聪颖过人,以卓越的学问和出色的才干,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进士之位。
在嘉靖四十五年(1566),徐阶推荐他担任文渊阁大学士,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他曾多次与首辅徐阶产生冲突,但他的坚持和才智最终让他得到了重用。他不仅在朝堂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还积极参与国家大政,并对外事有所建言。
隆庆三年(1569)冬季,高拱被召回朝廷担任大学士兼掌吏部事,其影响力达到了新的高度。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不断地推动着国家的大计。当俺答汗之孙把汗那吉来降时,高拱与张居正共同提出了封贡计划,这一策略最终得以实施,使得边疆地区得到了一定的稳定。
然而,当明神宗即位后,高拱因为主张收回司礼监之权,与张居正发生了矛盾,最终被罢官。此后的生活虽然有些艰难,但他的贡献依然受到人们的认可。万历六年,他去世后,被赠予原官,并且他的作品《高文襄公集》也成为了后人的宝贵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