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野史趣闻 > 著名华侨陈嘉庚病逝

著名华侨陈嘉庚病逝

他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华侨领袖、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没错,他就是华侨陈嘉庚。然而悲伤的是,他终究是离开了我们。那么,陈嘉庚是如何病死的?陈嘉庚有哪些故事?

陈嘉庚于1874年10月21日出生在福建省同安县集美社(即现厦门市集美镇)。十七岁往新加坡从父经商,后独立经营菠萝罐头厂、米店和橡胶园等。

1916年后,以橡胶和胶制品业为主,鼎盛时期其销售网遍及全球,谓新马树胶王 国的四大开拓者之一,成为驰名海内外的大实业家。陈嘉庚身居异邦,心怀乡国,经营实业不谋私利,立志竞争义务报效祖国,故倾资兴办教育公益事业,以尽国民天职 。早于1913年在家乡创办集美小学,后又增办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业等校,统称为集美学校。

1921年,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自选择校址,校长,主持建筑校舍,以及高薪聘请师资等,设文科,理.法.商,教育等五院十七个系,为海内外培养高等人才。在侨居地新加坡亦倡办和赞助许多学校,形成陈嘉庚广泛的开放型教育体系.尽管迂世界经 济危机,企业经营未能转机,他仍多方筹措校费,百折不挠维持办学。

1932年,当外国财团答应以停止支持厦门大学和集 美学校为条件保护其企业经营,即遭他断然拒绝。直至1937年春无力支持,遂无条件地将厦门大学献给政府。厦门大学改 为国立后,他极为关注其发展。1940年回国慰问期间,还特地到迁往内地长汀的学校视察;1949年归国亦来校访 问;1952年定居集美后,仍继续募资、筹划扩建学校规模。

在他的倡导下,许多华侨捐资兴学蔚然成风,影响深远。他不但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而且具有卓越的教育思想,提倡学生要在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全面发展,倡办职业 技术教育,高度重视师范教育,以及重视校长、教师在办学中的决定作用等等。他还推行社会教育,亲建集美鳌园博物大观和倡建厦门华侨博物院等。

陈嘉庚赤诚爱国,振兴中华。1909年结识孙中山,翌年参加同盟会。辛亥闽省光复后,被选为新加坡福建保 安会会长,募款支持孙中山的活动。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后,组织南洋各属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 南侨总会)并被选为主席,领导支援祖国抗日救亡。1939年汪精卫叛国投敌,他严电声讨。

1940年3月率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回国视察各战区和重庆、延安等地,不畏,坚持真理,明辨是非,将救国救民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共 产党身上,反对蒋介石,坚持团结抗战。1941年12月日本帝国主义进攻马来亚,他领导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总会 ,1942年3月新加坡沦陷避居印尼爪哇,赋诗表明舍生取义的决心。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他安全返回新加坡; 各界集会庆祝,众望所归。1949年应主席电邀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于1952年2月回国定居。历任中央委员 、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先后当选为常务委员、全国政协等职,直接参议国事 。

他已逾古稀之年,仍不辞劳苦到祖国各地视察,致力于祖国建设事业,并对推动华侨爱国大团结、支持祖国和家乡 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临终仍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大业。陈嘉庚于1961年8月12日在北京病逝,终年八十七岁,国家给予以国葬的哀荣,灵柩运回集美,安葬于鳌园 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如今的社会中很多人在功成名就之后,很少会想到回馈感恩社会,回报祖国。但是陈嘉庚先生就是一个懂得感恩,懂得回馈的人。正因为如此,比起陈嘉庚先生的成就,我们更钦佩他高尚的人格魅力。

更多相关内容请前往:历史上的今天8月12日 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深夜的晚安 奥德修斯和珀涅...
欧律克勒阿急忙来到女主人的内室,走到珀涅罗珀的床前,欣喜地唤醒正在熟睡的珀涅罗珀,并对她说:亲爱的女儿,你一日夜盼望的人已经回来了!奥德修斯已经回来了!他...
路上读书 清末民初狮子山...
清末的衰败与民国的希望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清朝在外患和内忧交加之下日渐衰弱,而新生的中华民国则带来了对改革开放的无限憧憬。...
奇闻异事短视频素材 神话中的龙与凤...
在中国神话故事150字至200字的篇幅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关于龙与凤的传说寓意。这些神话故事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对自然界生物的敬畏和崇拜,也反映了他们对于宇...
50个中国历史故事名字 女鬼之国揭秘我...
在中国的古代传说中,女鬼的形象似乎比男鬼更加深入人心。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一段复杂而又迷人的历史故事。在封建社会,那些被视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往往无法获得公正...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