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代皇帝唐懿宗间接之君的故事
唐朝历代皇帝:唐懿宗,沉迷游乐的间接之君
懿宗李漼(833年-873年),大和七年农历十一月十四日出生于籓邸,是唐宣宗长子。唐宣宗驾崩后,他被宦官迎立为帝,即位14年,终年41岁。在位期间,懿宗沉湎于游宴无度、沉迷酒色,以至于国家政局更加动荡不安,大中之治的成就随之消失。
懿宗早期经历在大和七年的冬季,他出生在父亲李忱掌管的籓邸中,其母晁氏是其妾室。起初名李温,在会昌六年的十月,被父亲封为郓王。当时,唐宣宗倾心第三子夔王李滋而欲立他为太子,而长子的李温则因年龄较大而久未决断。大中十三年的八月,宣宗病逝,左神策护军中的王宗实、副使丌元实矫诏立了郓王作为皇太子,这便是懿宗即位后的第二个月。
即位后不久,他改元咸通,并安葬了父皇。然而,与其父政治上的清醒与果敢相比,懿宗在宫中更多地投入到了饮酒作乐上。他每天都举行小型宴会,每三天一次的大型宴会,每个月至少要举办十几次盛大的宴席。这一切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好大喜功的心理。
在他的统治下,不仅如此,他对音乐也非常着迷,每天必听音乐,对外出的次数也不少,都带着乐工团队。宫廷中的乐工人数多达500人,一有高兴,就给予奖赏,上千贯钱轻易送出去。他还喜欢到长安附近的别馆去玩耍,因为来往频繁,所以宫廷内外的人员需要随时待命。而这些陪同他出行的人员必须备好坐骑,以防突然召唤。
《资治通鉴》记载,当他一旦决定出行,便需调集十余万人的扈从队伍,其费用极其巨大,对国家财政造成重大负担。甚至有一次,有谏官刘蜕劝谏说:“陛下以国事为重,使百姓知君恤民。”但他的建议被忽略了。
除了这般荒淫无道,还有许多其他的问题,如任用21个宰相,但其中很多都不是真正能干的人选,他们之间互相勾结、贪污腐败,使得朝政更是不堪设想。此外,由于他的昏庸无能,加剧了国家内部权力斗争和社会矛盾,最终导致战争不断、经济衰退,最终爆发黄巢起义,将唐朝推向灭亡边缘。而当朱全忠篡夺帝位并杀害昭宗后,无力再继续抵抗,最终导致唐朝灭亡。
尽管如此,在尊号方面,可见懿宗对自己功绩自信过剩,从“睿文明圣孝德皇帝”到“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共计12字,比一般只加4-6字或者10字的尊号显得更加华丽。但与玄宗或武 宗等前辈相比,其实际政治能力远不如他们所展现出的宏伟抱负与卓越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