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如此看重沮授三件趣闻轶事
在东汉末年,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字阿瞒,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200年,他真诚地向一个俘虏说道:“我若早得先生,何愁不能平定天下!”俘虏听后却答道:“你若可怜我,就赶紧处死我吧!”
这个俘虏正是袁绍的大谋士沮授。沮授在少年时代便有志向,有谋略。191年,当袁绍占据冀州时,沮授投靠了他,并帮助袁绍相继占据了青州、并州、幽州而统一了河北。
面对沮授的功劳,袁绍晋封他为监军,奋威将军。但沮授提出了迎天子讨不臣的策略,却被 袁绍犹豫不决,最终放弃。195年,当汉献帝至河东时,再次提出“挷天子以令诸侯”,但遭到郭图等人的劝阻。
结果,在次年的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天子的名义调动各路诸侯,而错过机会的袁绍只能拍着大腿喊后悔。在官渡之战前夕,沮尽将全家人召集在一起说:“若袁绍侥幸打败了曹操,我们什么也不会得到,而若 袁绍被曹操打败,我会自身难保。”从此话足可看出,他早看透了袁绍不纳忠言的本质。
然而,在官渡之战期间,由于颜良未能听从他的劝谕,被关羽斩杀。此后,又一次提议留守延津或进攻官渡,但仍旧被忽视,最终失去兵权。而最终,在粮草重地乌巢遭曹操突袭时,也未能改变命运,只能成为曹营的俘虏。在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是对策略和能力上的误判,更是一种忠诚与理想之间的心灵冲突和抉择。这段故事让我们思考:忠诚与理想是否总能够得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