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佳话马克思资本论犹如黄金百斤塑造了现代社会的理论基石
。历史上第一个拿到高润笔的作家,大概是清代的蒲松龄。蒲松龄应邀为当地官员写了一篇关于治水工程的奏议,而后得到了重赏。
古代没有稿费制度,文人即使写出了字字珠玑的锦绣文章,也未必能变现。所以赵壹说“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李白说“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用力多而所获寡,抱椠怀铅之士对于文章的廉价不无抱怨。
然而历史上有的作家润笔之高却令人咋舌。清朝初年,有位名叫方苞的人,他因为一篇短小精悍的小品文《游园不值》,获得了丰厚的赏赐和封职。在他的时代,一篇好的文章能够换取大量财富和荣誉,这在当时被视为一种巨大的荣耀。
但也有一些情况表明,即便是那些显赫的地位和权威人物,也不能保证他们每次都能得到高额润笔。这一点可以从柳宗元的一生中看出来。他是一位著名的大文学家,但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才华而获得过巨额收入。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以非常微薄的工资度日,这让我们对当时文人的经济状况有了更深刻了解。
总结来说,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近现代,每个作者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在某些时候,他们能够通过他们卓越作品获得巨大的物质回报;在其他时候,他们则可能只能勉强维持生活。这一切都反映出文学创作与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紧密相连,它们共同塑造着一个时代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