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传说全文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国人共铸辉煌
在周成王、周康王的统治时期,周朝政治相对稳定。然而,由于奴隶主贵族加剧剥削和不断的战争,平民和奴隶的不满情绪逐渐增长。为了缓解民怨,周穆王制订了三千条刑法,并实施五种严厉刑罚,如刺字、割鼻、砍脚等。但即便如此,人民仍旧积极反抗。
到了西周第十位君主周厉王时代,对人民的压迫更为激烈。他倾心于荣夷公,这导致更多的苛政。国人因而愤怒至极,不仅野外农夫被称作“野人”,都城居民则被称作“国人”。镐京之中,“国人的怨声载道”。
大臣召公虎闻知此事,即刻向厉王报告:“百姓忍无可忍,大王若不及早改变政策,将难以收拾。”然而厉王置之不理,他下令禁止批评朝政,并从卫国引入巫师,以刺探背后诽谤者。这名巫师却利用职权敲诈勒索,无辜者皆遭诬告。
面对这样的局面,大臣们纷纷逃离宫廷,只有召公虎敢言:“堵住河流,比堵住人的嘴危险得多!治水需疏通河道,让其到海;治国家亦须引导百姓说话。不然必将闯祸。”
但厉王并不听从他的建议,而是更加固执己见。当年公元前841年,国人们终于爆发了一次大规模起义,他们包围宫殿欲杀害厉王,但他成功逃脱,最终在彘(今山西霍县东北)一带隐匿。在此期间,共和行政制度由召公虎与另一个大臣共同推行十四年直至共和元年结束。
随后,在彘逝世后,大臣们拥立太子姬静成为新君,即宣 王。此时已明显看出,一场巨大的社会动荡已经让周朝失去了内部力量,使其无法再恢复往日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