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代神话故事合集五千年之上下十二国人篇
在周成王、周康王的统治时期,周朝政治相对稳定。然而,由于奴隶主贵族加剧剥削,以及不断的战争征伐,平民和奴隶的不满情绪日益增强。为了安抚民心,周穆王制订了三千条严酷刑法,其中五种“五刑”如刺字、割鼻等。但是,这些刑罚并未阻止人民的反抗。
到了西周第十位君主厉王时期,对人民的压迫更为严重。厉王宠信荣夷公,大臣们深感国人怨声载道。大臣召公虎劝谏说:“百姓忍无可忍,大王若不变革,将来乱事难以收拾。”然而厉王轻视召公虎的话,不以为意。
厉王下令禁止批评朝政,并派卫巫监听背后诽谤言论,但这只导致了一系列冤案和敲诈勒索。在这样的恐怖环境中,国人害怕公开议论,只能眼神交流而迅速离去。
当召公虎再次面见厉王时,他叹息说:“堵住人的嘴,比堵住河流还要危险!必须疏通河道,让水流入海;治理国家也需引导百姓说话。如果硬堵河口,将决口;硬压人们之口,则闯大祸。”但厉 王并不听从他的劝告。
三年后,即公元前841年,国人终于举行起义围攻宫殿,但最终没有找到逃跑的厉 王。太子靖被送往召公虎家躲避,而召 公虎则冒充自己的儿子送出,以保护太子安全。当时因无天子的情况,由召公虎与周 公共同管理国家,此段历史称为“共和行政”,自共和元年开始计年。这一制度持续十四年之后,经过多次内外交困,最终在彘地逝世的大概时间点上由大臣立太子姬静即位成为宣 王。不过,这场巨大的动荡已经让得力于外弱于内的 周朝政治力量减弱,使其无法复兴至昔日辉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