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的故事174 朋党的争吵
在宦官专权的日子里,朝廷官员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一些依附宦官的朝官,又分成两个派别。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一直闹了四十年,这场争吵历史上被称为“朋党之争”。这场斗争始于唐宪宗时期,当时长安举行考试选拔敢言的人才,其中李宗闵和牛僧孺因批评朝政而受到推荐,但后来因李吉甫的嫉妒,被迫降职。
随着时间推移,李德裕成为翰林学士,他对李宗闵批评父亲的一事心存芥蒂。当唐穆宗即位再次举行进士考试时,有人私下托考,对考官钱徽徇私舞弊,不幸的是被选中的有李宗闵亲戚,此事引起大臣告发,并导致钱徽降职与李宗闵受牵连。此事件加深了两人间的矛盾,最终他们与科举出身的其他官员结成一派,与士族出身的官方结成另一派进行暗斗。
到了唐文宗时代,李宗闵利用宦官关系当上了宰相,并提拔牛僧孺担任同一职务,他们联合力排异己,将李德裕调往西川节度使。在此期间,西川附近吐蕃将领投降并失去维州城,但牛僧孺却认为这是失策,使得在外地受苦多年的Lee DeYue愤怒至极。
然而,由于有人揭露真相,唐文宗开始疏远牛僧孺,而两派势力继续轮流掌控朝政造成混乱。最终,在唐武宗即位后,经过杨钦义推荐,Li DeYue成为宰相并排斥牛、Li二人的敌手。但是,由于专断作风,他很快遭到了众多朝臣怨恨,最终在宣统登基后的第一天被撤销其职务,并且一年后被贬谪到崖州。这场持续四十年的朋党之争终于落幕,但是已经无法挽回昔日王朝局势混乱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