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宋朝历史上的画笔皇帝
赵佶:宋朝历史上的绘画与书法皇帝
赵佶(1082年6月7日-1135年6月4日),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书画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
赵佶生于元丰五年(1082年)农历五月五日,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性格。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并创造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
靖康元年的金军攻破汴京时,受李纲之言,禅让给太子赵桓,但靖康二年的三月,与钦宗赵桓被金人掳去。最终死于五国城,时年54岁。南宋绍兴十二年的三月,其棺椁被迎回南宋,并葬于绍兴永佑陵。
在艺术上,赵佶有着非凡的造诣,他利用皇权推动了绘画,使得宋代的绘画艺术有了空前发展。他对绘画的爱好十分真挚,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然而,在他的统治期间,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蔡京等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他们贿赂公行、卖官鬻爵,“巧立名目”增税加赋,大兴土木,不仅在宫城之北建筑延福宫和艮岳,还乘机利用搜刮民财大修豪宅。
此外,在他的统治下,一系列农民起义不断发生,最著名的是梁山起义和方腊起义,这些起义对北宋统治构成了严重威胁。在这些问题面前,即使是一位如此擅长艺术的人物,也难以避免历史命运中的悲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