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教与旧约-希伯来100个经典中国神话故事中的智慧启示
在经历了“逃离埃及”和“巴比伦囚徒”的痛苦之后,希伯来人深刻反思了自己民族的灾难与耻辱。他们意识到,作为上帝亚卫(即耶和华)的选民,他们的失败是由于背离了神的旨意而遭受惩罚。在古代希伯来人的信仰体系中,亚卫被视为众神之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将其塑造为唯一、至高无上的真神。这种一神论思想逐渐形成犹太教,其核心信念是只有忠实于这一独一无二的上帝,即能使希伯来民族摆脱苦难、国家强盛、人民幸福。
为了丰富宗教内容并解释其教派起源,以及法规和命令,祭司们搜集了一系列历史传说、英雄故事以及国家法令等资料,这些包括历史文献和口头文学。这些收集到的资料最终汇编成了犹太教最重要的圣书《旧约》,意指“上帝与犹太人之间订立的圣约”。《旧约》的存在奠定了后来的宗教体系,并对整个基督教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如流散各地或遭受迫害,犹太人未能建立一个长久稳定的国家,而他们的情感与精神联系则主要集中在以色列国。然而,《旧约》成为了基督徒所尊崇的一部分,与新约合称为《全本圣经》。相比之下,《新约》则由早期基督徒创作,用希腊语撰写,是公元1世纪左右产生,所以不属于希伯来文学范畴。而《旧约》,大致成书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是一个包含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以及诗歌作品的大型文献总集,它不仅是世界文学宝贵遗产,也对全球文化史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
它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律法书详细阐述了遵循天命所需遵守的一系列规定;历史书记录了从创世到第二殿宇毁灭前的所有重大事件;先知书涵盖了一系列预言者的话语,其中预言着未来事件或警告人们回归正确道路;诗文集则包含了一系列诗歌谚语故事箴言及小说,使得它成为世界文学中极具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数百年来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