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历史小故事正德皇帝何尝不是草原民族的完美可汗
在大明朝廷,他孤独地坐在高位之上,羡慕那些游牧民族首领,他们可以随心所欲率领骑兵四处征战。文臣们沉浸于孔孟之书的智慧,却将这生活方式视作没教养、落后野蛮。
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九月十五日,大运河上的清江浦,一群华贵的人在水面上划船打鱼。这显然不普通的渔业活动中,侍卫如林,旌旗蔽日。突然,一名三十岁左右青年人掉入水中,他是当时的大明朝第一人——朱厚照,也就是正德皇帝。当时,他受到了极大的惊吓染上了重病,最终在自己钟爱的豹房去世,没有留下子嗣或过继任何侄儿辈。
此事引发了皇位继承危机,群臣商议,将他堂弟从湖北钟祥弄到北京作为过继儿子继承大统,是为嘉靖。他最终闹出了“大礼议”事件,使得整个朝局元气大伤。
为什么正德皇帝会出现在大运河?这个被称为“荒唐皇帝”的君主热爱山河,但对紫禁城冷淡。在北京,他偏好豹房,与宠爱的太监和女子厮混,而忽略后宫及想给他讲治国之道的文臣。这次南下是因为江西南昌宁王,但最后发现宁王已被擒拿,不必亲自动手。尽管如此,他仍决定御驾亲征,在“御驾亲征”的名义下闹了一年锦绣江南。
在此之前,他起名朱寿,并封威武大将军总领天下兵马。他曾带队去了宣化、大同一带与蒙古骑兵真刀实枪地打了一仗,让皇后、大臣们担忧个半死。在那僵化发展阶段的大明帝国里,由于武将的地位衰落而推崇温和文雅、喜欢文牍政事谦谦君子的理想形象,最好是在宫里看奏折与商量国家大事。